起點位於虎地坳公廁,可以由上水站搭乘73K巴士前往,但要注意此路線班次較疏,也可以在上水站乘搭的士前往起點,車費大概$25。
在虎地坳公廁下車後,過對面馬路便是起點,沿著斜坡向上走,在分叉口轉左,便開始往華山的路。走了大概15分鐘後,景色開始變得開揚起來,路的兩旁都長了些灌木。



很快便會到達一個空地,向右穿過空地便會見到一座較平常矮小和殘舊的標高柱,這裏便是杉山,山頂景色遼闊,遠望是上水一帶的景觀。
休息一會後,便可以原路返回空地,繼續往上山的方向走。
由杉山到華山也要一定的體力,要上下斜一段路,而且幅度亦大,慢慢一步一步走,穿過山谷後,看見了紅色的旗幟便代表差不多到達華山山頂。
華山山頂同樣有一座較平常矮小和殘舊的標高柱,而標高柱旁邊立了個石碑,石碑的四面都刻有了字。
石碑歷史
後來翻閱資料得知,古時每有天旱,人們便上山求雨,而祈雨石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時,上水天旱,鄉人上山求雨,鄉人廖有容為之立石。石碑長約三十公分,闊約十五公分,高約六十公分,頂刻「大嶺」二字,碑身四面皆有文字,東面「道光己亥」;南面「興雲降雨之神」;西面「歲貢廖有容」;北刻「維嶽隆神」(「維嶽降神」出自詩經,意思是「高山降其神靈」)。
由於祈雨石早年重新豎立,《維嶽降神》已改為面向東北了。而華山求雨石碑亦是現時香港山上唯一的求雨碑。

離開華山後,繼續沿著山脊走,向右望會看到一片像草原的空地,那就是大嶺練靶場,用作解放軍作實彈練習。而沿路亦能看見數枝紅旗,根據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新聞發言辦公室指,駐軍射擊訓練時會在靶場周圍設紅旗等警示,代表期間不得進入或停留。
再越過山谷後,便會發現兩塊刻有「綠悠山」的大石,再走多個小山丘,很快便會到了「北望神州」的大石。

華山路線雖然不屬於長線山路,但山脈連連,不停上上落落。過了「北望神州」的大石後,便可以向著此路線最高的一座山 —— 犀牛望月(海拔165米)
犀牛望月山頂亦設有標高柱,與前段路不同,它的標高柱是現時大部分山上普遍能看見的高身圓柱,而且亦較前兩個新。就景色而言,雖然在犀牛望月山頂也能享受360度的景觀,但相對華山和杉山的景色,這裏的景色較為乏味。

過了最高點後,便開始下山,整條路都十分易走,途中經過馬頭嶺也有木椅了可作休息,很快便能接上坪輋路完結整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