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洲
鴨洲屬於北區的一個小島,位於沙頭角以西,吉澳以東。鴨洲的命名是因為其形狀像一隻半浮於水面的鴨子,鴨洲是現時香港有人居住而面積最小的一個島嶼,只有0.016平方米。雖然現時只有數户人家居住,但在50年代,這裏人口曾逾千人,後來大部分移居海外或遷至市區。漁村只有短短的70多年歷史,卻留下豐富的文化與歷史故事。「鴨洲故事館」由鴨洲漁民子弟學校改建而成,向遊客介紹居民遷入居住與移民海外的故事,館內展示了村民昔日使用的生活用品、捕魚器具,以及岩石標本和化石模型等。
由碼頭走入村不過是1分鐘內的事,在村口轉右便能看見一個操場,不過籃球框已經破爛失修,而操場上方便是「鴨洲故事館」,可惜小編前往時,故事館正因疫症而閉館。此時,我被操場上的一堆木塊吸引了,它們的切割得完整,雖然我對木的認識不深,卻覺得這些木都十分漂亮,後來有村民過來跟我們說,原本村內有一棵百年大榕樹,可是早年因颱風而倒塌,令他們失去了一處遮蔭,也讓他們懊惱應如何處理倒塌大樹,因為樹木太重,用船搬運也費時,後來在環境處的建議下,他們決定把大樹割成塊,然後運它們上山,讓木塊在大自然中自我分解,他們也在操場寫了橫額,希望遊人經過時可以搬一塊上山。我嘗試了一次也十分疲累,雖然已是很小的一塊,但也十分沉重,很難想像村民是如何搬那麼多木頭上山。
鴨洲很小,小得可以用20分鐘便走完全島,島上的最高點也只有28米,搬木後,我便走到島上最高點的觀景台,在這裏可以一睹鴨洲大半的面貌,也可以欣賞一部分印洲塘景色。鴨洲擁有獨特的地質環境,主要由水成岩組成,也有香港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位於島嶼北端的海蝕拱,又稱為「鴨眼」是非常受歡迎的地質景點,也是香港少數能夠近距離接觸的同類型地貌特徵。
吉澳
吉澳位於大鵬灣以西、沙頭角以東,因為島形與相反的英文字母Z相似,因此英文名稱為Crooked Island,意思是彎曲的島。其彎曲的海岸線可作為天然避風港,被漁民視為吉祥的海灣,因而得名「吉澳」。吉澳比鴨洲大一些島嶼面積約2.35平方公里,曾是水陸居民聚居的熱鬧島嶼, 1950年代人口達四千餘人,多以捕魚、耕種及經營商店維生,但大部人亦如鴨洲一樣,已經移民到其他國家,目前只有不到50人居住,而且多為長者。
一下船的第一件事是吃午餐,小島不大,也只有碼頭附近的數間餐廳,每一間都各有特色,可以一嚐村民的手藝,不得不提,這裏的墨魚丸很不錯。吃過午飯後,我們也在附近的小店買了些茶果當飯後甜點,除了茶果外,那裏也有後多他們自製的涼茶和其他特色小吃。
人們都說來到吉澳,一定要參觀「吉澳故事館」,故事館位於島上最古老的建築物——天后宮之內,展出了當地的文化歷史、村民的集體回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可是亦因疫情而閉館,所以我們就決定走吉澳自然教育徑。吉澳自然教育徑全長1公里,沿途設有解說牌,山頂的觀景台也可以欣賞的印洲塘面貌。
走完山徑後已經差不多要上船離開,還真是有點不捨。如果你想花多點時間在吉澳遊覽,可以選擇不到鴨洲,直接在吉澳下船,不過小編是頗推介一日二島的行程,兩島都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