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澳,不可不提的是著名棚屋景色。棚屋在沿岸屹立不倒,造就了大澳獨一無二的景色。但你又知道棚屋的由來嗎?棚屋在大澳已有二百年歷史,初期搭屋的原因非常簡單,一是可隨時清拆,二是由於蜑家人漁船可供居住空間不多。由於蜑民不習慣在陸地上居住,因此便在岸邊的海床上搭建棚屋。這樣既方便出海,又可以方便和陸上居民進行交易。
六十年代初,棚屋的形狀、材料有所不同,改用木板、鐵皮和柚木板。屋頂改成平頂,有二層,而棚底則利用堅固的「坤甸木」作支柱。而由於2000年的棚屋大火,三分之一的棚屋燒毀,所以不少棚屋仍在重建中。
經過新基大橋,走入大澳核心地帶,就會看到一間間的廟宇,當中包括天后廟、關帝廟、洪聖廟等。天后廟建於清朝,使漁民為求出海捕漁平安所建。現時,每逢天后誕辰和金花夫人誕辰,大澳居民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包括接神、賀誕、抽花炮等儀式和舉行聚餐和競投聖品等活動。
而走到大澳的岸邊,就會看到楊候王廟。大澳楊侯古廟創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於2017年被列為一級法定古蹟,古廟是紀念南宋名臣楊亮節。當時,南宋受到元朝攻打,蒙古人追殺宋帝,楊亮節為保護宋端宗及宋帝昺輾轉逃至今日的香港,楊亮節更保護宋帝來到大嶼。楊亮節護主有功,惟逃難期間不幸病逝。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而大澳人亦稱楊侯古廟為「侯王廟」。
除了廟宇和新基大橋,大家亦可以在大澳四處走動時,找找大澳居民飼養的貓。與市區不同,大澳的貓狗大多都是放養的,整個大澳都是牠們的活動範圍。不少居民會照顧他們,可說是大澳的吉祥物。如果有興趣為流浪貓出一分力,大家也可以到大澳的貓Cafe,或在網上尋找成為動物義工的方法。動物作為人類的朋友,希望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不受限於在大澳的流浪貓問題,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留意流浪動物的問題。
經過詳細介紹,希望大家更認識真正的大澳,撇開對大澳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