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r低碳本地遊反對興建東大嶼都會人工島

V’air低碳本地遊反對興建東大嶼都會人工島
最後更新日期
22/10/2018
8/3/2024
分類
專題報導
環保資訊

V'air低碳本地遊反對​《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東大嶼都會人工島計劃。我們提出三大理據,分別是(一)人工島受氣候變化威脅、(二)填海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三)重新規劃土地才是增加房屋供應的最有效方法。 

(一)人工島受氣候變化威脅

今年十月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仁川會議發出警報,宣告氣候變化可能在12年後失控,帶來頻繁的極端天氣和各種災害(註1)。按氣候專家分析,如果地球氣温上升攝氏2-4度,200年後的水位可能上升4.7-8.9米,遠超政府估算的2米(註2)。按天文台的研究,隨著全球海平面上升,維多利亞港原本50年一遇的3.5米大潮將變成2年一遇(註3)。本年九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正是自然界給香港的警示。由此可見,於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將受嚴重的水浸、風暴潮威脅。興建能防禦災害的人工島所需的龐大金額與效用絕對不成正比,浪費納稅人的金錢。各國正研究如何增強城市的氣候應變力(Climate Resilience);相反,港府提出興建受氣候變化威脅的人工島,顯然是不智之舉,置香港市民於險地。此舉與人類文明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有負香港作為地球村一員的責任。 

(二)填海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

自然資源具備重要的生態、康樂、教育價值,填海將帶來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剝削後代享用這些資源的權利。僅僅關注土地的商業發展潛力是短視的。填海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將香港海域僅餘的海豚推向絕境。儘管施政報告提及保育方案,但科學已證明,縮小棲息地的規模將會對生物群落造成巨大影響。此外,《香港2030+》顯示香港人口到2043年升至頂峰822萬,然後逐步回落到2064年的781萬人(註4)。若通過人工島計劃,落成後港人對土地需求下降,人工島或淪為大白象工程,海洋生態卻永遠消失。 

(三)重新規劃土地才是增加房屋供應的最有效方法

為增加房屋供應,本機構建議政府改善土地規劃,解決土地分配不均的情況;同時落實發展棕地與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香港並非土地供應不足,只是欠缺妥善規劃,導致只有3.7%的土地容納市區600多萬人口。學者指出倉庫的土地面積為16平方公里,約為公營房屋的佔地(註5)。部分棕地甚至被霸佔進行破壞環境的活動,例如非法電子廢物場。回收電子廢物的過程釋放有害氣體,危害附近居民的健康。重新規劃棕地提供機遇,讓政府有效解決這些積存的問題,同時提供土地興建房屋及各種設施。民間團體估算超過 723 公頃新界棕地未納入發展計劃,遠超政府數字。根據該項調查,只要其中三分一用以興建公屋,已可容納 23 萬人口(註6)。故此,本機構建議政府重新審視香港的土地規劃政策,必要時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拿回土地擁有權作全面規劃。

V'air低碳本地遊盼望香港政府能以市民福祉及香港長遠發展為依歸,善用土地資源,平衡環境、社會和經濟利益。

參考資料

註1:IPCC. (2018).Global Warming of 1.5 °C. Retrieved 20 October, 2018, http://www.ipcc.ch/report/sr15/

註2:Li,J. and Agence France-Presse. (2015).Rising sea levels set to displace 45 million people in Hong Kong, Shanghai andTianjin if earth warms 4 degrees from climate chang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9 November 2015

註3:B.Y., Lee,W.T., Wong & W.C., Woo. (2010). Sea-level Rise and Storm Surge –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ong Kong. Hong Kong Observatory. https://www.hko.gov.hk/publica/reprint/r915.pdf

註4:發展局:《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2007年10月)。2018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hk2030/chi/finalreport/

註5:伍美琴:「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為什麼不是香港理所當然的首要選擇?(2018年10月11日)。端傳媒。2018年10月2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1011-opinion-hongkong-reclamation/?fbclid=IwAR2wOfcxWdOpl0neh-b60-CmXP7yudAhk-ZYY94LTSfvboBhAQljP1SJscg

註6: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本土研究社。2018年10月20日,取自:https://goo.gl/FTxG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