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微旅行2019】龍爭鼓鬥

V'air x ECC 合辦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低碳微旅行2019】龍爭鼓鬥
最後更新日期
18/7/2019
8/3/2024
分類
活動回顧

V'air低碳本地遊 (下稱V'air) 與環境運動委員會合辦的「低碳微旅行——龍爭鼓鬥」已於2019年5月26日(週日)順利舉行。當日雖然下著雨,但無阻一眾參加者的心情,前往環保園、龍鼓灘兩個地方遊覧,了解環保與自然生態的關係,學習新知識。

第一站:環保園

V’air先帶領團友參觀環保園,環保園是香港首個專為循環再造業發展而興建的設施,除了回收循環再造物品原料之外,更有設施供訪客學習和互動,以獲得初步對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產生情況的理解和認識。經過展板介紹後,我們走進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場地,展場週邊堆疊了大量未經壓縮垃圾,其份量甚至到天花板之高。講解員說,原來這是1:1模擬現時屯門稔灣堆填區的情況,展品都是人造纖維的假垃圾,只有少部分才真的,講解員希望透過模擬場景來表達我們每人每日在日常生活中所棄置的垃圾量是多麼驚人,而當中更有大部其實是可回收,來提醒減廢的重要性。然後講解員介紹可回收物品的種類,其中特別提到原來常見的按壓式泵頭除非特意把𥚃面的彈簧零件拆除,不然是無法回收的,因此講解員鼓勵大家少用這類型的產品或是選擇重用或購買補充裝來避免產生塑膠垃圾,並希望透過培養公眾的環境意識,長遠解決垃圾和環境問題。

參加者可以透過環保園派發的智能卡登入進行互動遊戲。
擬真1:1屯門稔灣堆填區現況,反映港人在日常生活所棄置的垃圾量是多麼的驚人。


第二站:龍鼓灘

離開環保園後,前往的路程中V'air導覽員Tommy和Tracy向大家介紹了龍鼓灘的一段歷史故事,話說南宋時期,宋端宗趙昰在戰亂時往香港逃亡,因為連日的舟車勞頓使趙昰得病過世並葬於大嶼山。因為皇帝早逝,因此大臣們便臨時推舉趙昰的弟弟——趙昺在香港稱帝,龍鼓灘上的皇帝岩就是指當年宋帝昺趙昺踏足此灘而命名的。很快,我們就到達了龍鼓灘。我們先到龍鼓灘對開的天后古廟,從外觀觀察,天后古廟的後方有一棵細葉榕,Tommy指出榕樹在市區非常普遍,我們可以透過它所垂下的氣根作辨認。進入天后古廟,可見主神天后娘娘以及法器,例如旗幡和寫有「風調雨順」的木船。古廟後方還有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劉氏宗祠,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V'air導覽員Tommy介紹廟內的設施,圖為主神天后娘娘前的木船。
天后古廟外觀,左右均有雙龍裝飾。
V'air導賞員Tracy講解龍鼓灘的生態。

生態導覽員Chloe介紹在當地棲息的各種蝴蝶品種,像是紅鋸蛺蝶,紅鋸蛺蝶的翼邊呈鋸齒狀,對比其他品種是相當特別,亦是香港相對罕見的蝴蝶品種。另外亦有寬邊黃粉蝶,除了黃色、粉色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顔色,最主要的分辨是透過翅膀上的黑色小斑和翼的形狀相對比一般尖圓。最後就是巴黎翠鳳蝶是體型較大的蝴蝶,可大至約五元硬貨,其翅膀背面以黑色為主,下方左右各一翠綠藍色斑紋,除了非常豔麗更是外形獨一無二的蝴蝶。

生態導覽員Chloe介紹紅鋸蛺蝶的特徴,鋸齒狀翼紋,圖中左雌右雄。
V'air導賞員Mike在車上總結,講述世界海洋日的成立目標及和是次旅程的關聯


小結:意識抬頭

經過一天的行程,參加者都得到了新知,透過行走各地了解、互動、探索和反思,啟發各獨特的心得,不論年長老幼,願意投身參與活動,都是V'air最希望看到的畫面。V'air希望透過本地遊,喚起民眾對土地丶本土文化的關注,了解大自然、社區和人文三者關係,提升個人社會和環保意識,為自然出一分力。

像是今次參觀的環保園正正指出了都市垃圾的問題,一年比一年多的龐大垃圾量,即使有多少個堆填區都無法滿足需要,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源頭減廢,如果一人一小步,每日實踐少用即棄品,做好環保回收,物盡其用,相信垃圾量一定會有所降低,環境都會有所改善,更多物種在香港棲息,也是環境效益的一種。

做好回收,就有一個更美麗的香港,期待下一次旅程跟大家見面!

日常生活有不少塑膠製品,不妨考慮走塑,減輕堆填區負擔。
無論前面如何,都有大嘥鬼同V'air陪你一起走塑。